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

爸爸的勇氣:給孩子「雨傘」下寶貴的一課

爸爸的勇氣:給孩子「雨傘」下寶貴的一課



編:一場「雨傘運動」,把人性最美與最醜的一面都抖出來,這月來發生很多事情,早已超越我們的認知。孩子在電視新聞片段中,看見一幕幕街頭毆鬥、從未見聞的警察表現,問得爸媽都無言了……作為爸媽,我們可以怎樣向孩子解說最近發生的事情呢?
陳:混亂如二次世界大戰,都會過去,任何事情總有終結的一天。關鍵是,我們有沒有藉著這次事件,喚醒我們一直忽略了的價值觀。只有這樣,才不致「白交學費」。

我認為,這場運動,最少能給我們三方面的反思。
一) 德育和品格究竟指的是甚麼?
人能追求的品格,遠超法律的簡易標準。假設夜欄人靜,你在郊野路上看見停泊的一輛車中,有一名嬰孩被困嚎哭,好像幾乎要缺氧了,在這危急關頭,四周無人,你會離開繼續上路、依程序報警等待救援、緊守不破壞別人東西這法則…,還是毫不猶疑打爛車窗救人?這時候,作為人應該做的,就是勇於超越平常行為規格,破窗救人。這樣的「破格」、「越界」,是為著追尋更高層次的目標(救人)。品格,本來就是人性的追尋,即使破壞一般標準,你仍然不惜一切去做,而且願意承擔後果。面對不義,以非一般、甚至超越法規容許的途徑抗爭,理據也在此。這才是人類應該有的道德勇氣。
事實上,心理學家Lawrence Kohlberg 的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早已提出,做一個乖孩子(good boy and good girl)其實是很初級的道德思辨 (moral reasoning),隨著成長,人應該有能力理解更高層次的道德追求。當中有個很經典的例子──如果你家人正處於頻死邊緣,而藥房裡有一隻藥能救他,你沒錢,會偷嗎?道德判斷,不單視乎你偷不偷,也應視乎行為背後的原因,才能定斷行為是否合符倫理。
社會上有些人常說,「總之犯法就唔啱!」「阻人搵食就唔得!」很多人習慣把行為「斬件」來看,不理前因後果、上文下理,斷章取義,這種抽離現實的簡易論述,必有其市場,但也反映我們整體社會的道德層次仍然很低。他們沒意識到,若人面對不公義而選擇噤聲,是犯了道德上的錯誤,因為,你沒做你該做的事。
我們教育小朋友,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。作為人,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醒覺。
二) 做好人是要付代價的。
就在警方施放催淚彈的那一天,我在金鐘站的列車上碰見兩母子。那男孩看似是中三、四的學生,像剛哭過的樣子。兩母子應是來自示威現場,看上去都臉如死灰,我雖聽不見他們吵甚麼,但估計應該是母親陪着孩子去示威,後來看見警方清場了,就硬拉著兒子走。兒子不甘,最後在中環站下車了,媽媽則無奈地坐了對頭的列車回家。
是的,老師一直教導我們,做錯事要付代價,這是天經地義的。但做好事呢?做好人,意味著要選正確的事來做,佷多時會「蝕底」,同樣要付出代價。選擇行公義、好憐憫,不一定會有「好報」。所以,如果你仍不斷對孩子說,「仔,反對還反對,唔好搞到自己無書讀。」又或「我都覺得政制有問題,反對是應該的,但千萬別拖垮經濟。」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前設。
若你想要一個更好的社會,便得有付代價的心理準備。
三) 羨慕能付代價的人
社會上有一些說法,「你會唔會叫個仔去佔中吖?唔會嘛!咁你就唔好贊成人哋啲仔上街啦!」
這想法本末倒置。我們可能因著種種原因,或許是情感上的牽連,或許是思想上欠成熟,我們付不起做好事的代價,於是,我們也覺得別人不應該付代價。我擔心兒子不夠強壯,怕他捱不住,這其實是我的不幸和局限,我不是應該更羨慕能支持子女為公義站出來的爸爸媽媽嗎?怎能你做不來,就叫人家別做呢?這根本違反邏輯。
經這一役,若大家在這三件事情上反省,代表香港人成長了。這代價,我們才沒有白付。
編:事件引發網絡上的「unfriend潮」,大家都在香港接受教育,為甚麼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可如此南轅北轍?我們要如何才能把「公義」這粒種子放在孩子心中,讓他成長為一個敢於做好事的好人?
陳:孟子說,仁義禮智,與生俱來。
一個人見到一個小孩快要掉進井裡,都會想趕快去救他,不為甚麼,只源於惻隱之心,這是「仁」的萌芽;一個人做錯事會臉紅,會害羞,這種羞恥之心,則是「義」的萌芽;「禮」呢?並非見人叫早晨的那一種,而是出於謙遜推讓的心,人要知道自己的渺小,才不會自大無禮,多與大自然交往,孩子自然能找培養這份謙遜的心。我們今天常叫孩子別「怕醜」,教學生「充大頭鬼」,唔識扮識,這是很危險的。很多政治人物就是因為「唔怕醜」,結果甚麼都敢做,弄至今天這局面。至於「智」,跟你讀書多寡無關,而是指你的是非之心。當一個人能「是其是、非其非」,這人便有智慧了。因此,在故事《國王的新衣》中,最有智慧的人,是那說出事實的小孩。
孟子說,這些種子早在每個人心中。父母要做栽種人,讓這些「善端」發揚光大。若我們把它置諸不顧,成長中的其他特質很快地便會壓制它的生長,甚至令它長埋泥土中。舉個例子,孩子發現默書簿中老師的判改出錯了,你會讓孩子誠實的告知老師、減少得分嗎?品格,不是課堂上的大道理,而是透過生活中的小事潛移默化。
我們今天常說要栽種生命,卻只想到能力的栽培,忽略了品德的栽培,沒想過也要讓孩子在品格上盡情發揮。我們或許都沒意識到,人類的災難往往源自一、兩個既能幹又成功的壞人。
無疑,培養生命,自會重視其成敗,但更應著緊其對錯。
這是我們對下一代的虧欠。

來源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mworldhk/timeline

2 則留言:

留言需待驗證後才會公開